
新北市鶯歌區西湖街及大湖路是在地民眾往返桃園龜山的重要道路,但西湖街卻有7根電線桿佇立路肩,騎士經常得緊急閃避,大湖路則因路幅狹窄,民眾只能緊鄰馬路等候公車;據統計,這2起路段平均每2天就發生1起車禍,相當危險,市議員蘇泓欽接獲民眾陳情後要求市府改善;交通局表示月底將會勘,針對拓寬道路及電桿地下化做可行性評估。
蘇泓欽指出,西湖街上的電線桿原本應位於道路外的草地,卻有7根電線桿突兀的出現在路肩中央,導致民眾騎車在原本就不寬的路幅上,為了閃避電線桿,被迫與汽車甚至大卡車爭道。
大湖路的路幅更窄,尤其桃園往鶯歌方向,過了鐵路平交道後路寬大幅縮減,路邊缺乏空間設置公車等候區,民眾只能在馬路邊候車,或站在懸空於鐵道上的「陽台」迷你候車區,但也僅能容納2人,十分不便。
蘇泓欽說,據三峽警分局統計,107年至今,此區域已發生近700件車禍,可說每2天就有1起車禍,若加上沒有報案的,數量恐怕更多,市府應盡速研擬改善方案,保障市民行的安全。
交通局表示,初步評估該路段確有改善安全需求,將於月底召集相關單位會勘,擬優先設置路口警示設施,如降速、慢字、反光標記,後續將針對拓寬道路及電桿地下化部分做可行性評估。
July 21, 2020 at 11:09PM
https://ift.tt/39iG84E
電線桿卡路肩 鶯歌這道路平均2天1起車禍 - udn 聯合新聞網
https://ift.tt/2UWyqqO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